sungate:让我们汲取资本主义的教训
让我们汲取资本主义的教训 英国《金融时报》社评(Editorial) 2009-04-15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一些危机会传播歇斯底里;一些危机能令人头脑清醒,集中注意力。本轮危机两者兼而有之。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倒闭令金融市场惊慌失措,陷入了瘫痪。乱了方寸的政策制定者仓促寻找应对方案——时任美国财长的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甚至拿出了一份3页纸的立法提案,要求允许他动用7000亿美元救市,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从那时以来,每个人都有时间思考。过去两个月,英国《金融时报》就资本主义的未来发表了一系列评论和分析文章。如今正是总结这场讨论所获教训的好时机。
就其起因和影响的真正全球性而言,本轮危机是史无前例的。新兴国家的盈余助长了西方的泡沫。泡沫破灭后,这场危机直击全球体系的核心,任何国家都不能免受其后果的影响。我们付出巨大代价后才明白,全球经济需要得到更好的管理,尤其是全球金融市场。
我们重新发现了一些古老的真理。人并不总是理性的;人会犯错误,会因为过分乐观而忘乎所以。用借来的钱投机本身就颇具风险——而资产越复杂,互相关联度越高,风险就越大。如果外部规则和内在道德都很薄弱,追逐私利的行动者就会将损失和风险推给他人。因此,市场并不总是会自我修正。不受监管的市场可能会降低而非提高社会效率。
这是对资本家的指控,而非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有多种形式,认为监管越少越好的轻慢论点已被证明是错误的;但自由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私有财产权、公平而保持距离的巧妙监管、以及民主政治——却是无可争议的。这场资本主义7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并未促使人们认真设想换一种社会形态。
然而,这场危机暴露出,我们当前的国家金融监管框架无法管理全球性的金融体系。
在国家范畴内,拯救金融业免于崩溃是政府的职责。反过来,政府必然会要求有权约束机构的行为,使其风险与社会利益相符。投机失败的企业必须通过破产解决掉,以免拖跨其它企业。
破产就是资本主义:让你为自己选择承担的风险付出代价。但国家政府没有能力管理国际市场,使最大型金融机构避开了这种资本主义。
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国家法规无法阻止一些企业变得过大而不能破产。我们已经发现,要让金融巨头倒闭,我们就必须为其债权人纾困,否则就要冒全球衰退的风险。与此同时,由于财政和政治方面的原因,那些过大而不能倒闭的机构,可能也大到令国家政府无法救助。甚至很少有国家能负担得起对真正全球性机构的救助。纳税人也许无论如何都会拒绝偿还破产机构欠外国人的债务。
本轮危机提出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当前全球化金融和国家治理之间的错配是不可持续的。要么提高治理的全球化程度,要么降低金融的全球化程度。
两条路都存在压力。随着中央政府伸出经济援手,银行已变得对国家政府更加心存感激。可以预见而令人失望的是,许多政客将利用自己增强的影响力来推行保护主义政策。
国家政府加强对银行的控制,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实。但这条路很危险,不仅是对全球经济的完整性而言。一个涉足银行业过深的国家冒着双重风险,既有可能将银行业政治化,又有可能受其挟制。国家控制应局限于恢复银行的健康,而且应尽快结束。
其它迹象指向更加全球化的治理。政策制定者之间正在进行对话:本月的20国集团(G20)峰会尽管成果不够,仍受到了欢迎。关于监管改革,美国、英国和欧盟政府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不过,要保持金融市场的全球性,同时保证其安全,就要求各国——包括中国等新兴国家——之间更紧密的合作,不仅在金融监管方面,还包括在全球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层面。
这会是最可取的危机解决办法。全球化的倒退会造成经济损害;在当前政治气候下,还会引发各国之间的不信任,增强敌对情绪。对于这场他们未能阻止的危机,各国领导人必须避免其最糟糕的后果。
文章首发表于:2009-4-15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