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纺织老板真是“操碎了心”!
临近春节,纺织行业生意逐渐冷清起来,但身为老板却还闲不下来!一方面,年底的应收款是心头大石,另一方面,如何留住员工并让他们春节后按时到岗也让纺织老板操碎了心!
其实,招工难一直是近年来纺织老板的“心事”,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部分企业仍然没有实现机器换人,而纺织老板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并让他们安心留下,真可谓是“千方百计”。
案例1:高薪+加班工资+车费报销+包吃住+专车送回!
案例2:无微不至的服务,替员工购买返程火车票!
近日,浙江华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员工向记者展示刚拿到的春节返乡火车票。据了解,该企业隶属欧博特控股集团,春运车票预售一开通,集团公司就派专人为返乡员工网络购票,并把取回的车票分发到在车间一线的员工手上。
根据公开信息,山东沿海地区纺织企业2007年纺纱工人工资在700~800元/月水平,2008年跃升至1500~1600元/月,涨幅高达100%。2008年之后,纺织工人工资“芝麻开花节节高”。至2015年底,山东威海、青岛、济宁等地纺织工人工资已达到2800~3500元/月(一线普工工资),而稍有技术的工人工资则是4500~5000元/月起步,月入万元也已是普遍情况。
与此同时,工人回流和“招工难”也已成为近年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市场频现“用工荒”。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的产业转移初具成效,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纺织服装行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给当地的就业人员提供了很多岗位,这些人不需要远程到其他省市,而就近在家乡就业,工资待遇不会低多少,消费水平低,住宿回家等开支减少,又可兼顾父母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沿海地区的劳动力资源。
比如今年以来因为环保因素影响,江浙一带大量喷水织造企业被迫转移至安徽、江西、苏北等地,但因为当地熟练工缺乏,纺织老板多是采用高薪、高待遇的方式从沿海地区“挖人”。此外,一些本在江浙地区的纺织工人,本身就来自于安徽、江西等地,如果可以在家乡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回家工作自然成为“更好的选择”。
沿海地区,已经不适合基础产业工人的生存,别说买房子了,就是日益高涨的房租和生活必需品物价上涨,已经产生了极强的压迫感。
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以“户籍属地管理”为依据,将户籍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置于两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各自独立运行的管理模式。
外地劳务在城市中属于弱势群体,基本享受不到当地与户籍挂钩的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权利,同时又缺少话语权,“同城不同权、同工不同酬”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在户籍这道门槛下,个人无法在城里寻找到“家”的归属感,只能游离在城市的边缘。这是“用工荒”形成的制度根源所在。
2018年,随着纺织业阶段性复苏,订单将持续稳定增长,国内对于熟练工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而我们纠结的“招工难”和“就业难”也会越来越难!
(来源:巨细纺织大数据)
细纱:易家纺,容易做家纺
最新纺织资讯
成功买家介绍
流行花型面料
行业数据分析
lilac1010:现在工人都是去抢的
maggie83:大家都很难!
微风吹过:估计再过十年国内会不会倒掉一半的纺织工厂啊?
随着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入,估计再过十年国内会不会倒掉一半的纺织工厂啊?大部分普通产品的生产工厂转移到东南亚或者成本更加便宜的地方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