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海淘经验的人,请举手!”提问者的话音落下,人满为患的现场,举手者很少。
“愿意尝试海淘的人,请举手!”而这一次,几乎所有的观众都举起了高高的手。
这是8月31日北京五道口“海淘产业链”主题沙龙上发生的一幕。
“海淘”这个话题成了近期舆论的热点。围绕中国庞大的电商市场,一场“洋巨头”与当地“地头蛇”的顶级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亚马逊,国际电子商务巨头,8月20日(Amazon)中国声明进入上海自由贸易区,并在自由贸易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国内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购买亚马逊的全球商品。同时,国内中小型制造商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国内另一家知名电子商务1店也宣布启动“1海购”项目。
随着亚马逊、1号店等巨头投入大量资金进入市场,消费者轻松实现海购可能不再是梦想。在此之前,阿里巴巴的天猫国际也与中国六个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试点城市合作。
众所周知,沃尔玛是1号店的大老板,已经持有1号店54%的股份。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亚马逊、1号店等巨头来说,跨境电商业务能否如预期顺利推进,取决于政策的实施。
长期以来,无论哪个行业,只要有巨头进入,不仅会给公众舆论带来新的话题,更重要的是,行业模式将改变——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和全球电子商务之王,未来将有什么激烈的竞争?
灰色地带可能“阳光”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3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700亿元,而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护肤美容、婴幼儿食品、服装、保健品、电子产品是消费者最热衷的商品。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林文斌告诉《法治周末》,在没有明确政策之前,海外网上购物大多处于“灰色地带”。
林文斌所说的“灰色地带”主要是指“避税”——海外网上购物的大部分商品不包括在海关统计数据中。林文斌介绍,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分为B2B(企业)和B2C(企业对消费者)两种模式。
“在B2B模式下,电子商务平台主要用于发布广告信息。由于交易量大,通关流程主要通过传统的线下贸易完成,纳入海关统计;B2C模式企业直接面向个人消费者,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大部分物品通过航空袋、快递进入,大部分未纳入海关登记。”林文斌说。
——对于正常渠道来说,这是基于现有海关抽查制度的灰色途径。
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B2C跨境交易量的急剧上升,确实给基于B2B大宗贸易模式的监管机制带来了挑战。
2013年,海关总署确定上海、杭州、宁波、广州、重庆、郑州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自8月以来,海关总署连续发布了56、57号公告,即《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和货物监管的公告》和《关于增加海关监管代码的公告》,规范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具体业务。
在上述文件中,海关要求电子商务、物流等企业按照现行海关管理规定在中国注册,开展相关业务。更重要的是,海关还要求上述企业“能够与海关等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互联”。
通过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亚马逊基本上避免了法律风险。与此同时,亚马逊在国外的供应链在短期内无法被国内企业重建。
1店公关部工作人员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1店系统已与电子商务清关服务平台对接,实现订单信息、支付信息、物流信息的三流整合,“1海购”项目已开始实施。
极客海外网上购物创始人林海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让电力企业、物流企业系统和海关网络对接,这是海外购物、跨境电透明、阳光的重要措施,特别是亚马逊、商店等巨头,本身拥有先进的数据信息系统,与海关对接,更有利于促进行业的标准化运营。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多数海外网上购物商品都需要通过转运公司。虽然清关时可以避免关税,降低成本,但安全性和及时性没有保证。现在,在电子商务系统与海关连接后,消费者的权益也得到了更多的保护。”林海说。
“保税进口”模式很受欢迎
亚马逊公关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8月底亚马逊与上海自由贸易区、上海信息投资有限公司签署的备忘录,亚马逊中国将投资亚马逊中国国际贸易总部,亚马逊计划在自由贸易区建立物流仓储中心。
据工作人员介绍,亚马逊提供的商品主要通过海外直邮和“保税进口”进入。
上述1号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号店海外网上购物销售的商品的入境模式与亚马逊相似。此外,“1号海外购物”还将引进一些海外企业进入1号店。
无论以上哪种方式,消费者都比传统的海外采购方便得多。一帆海购网联合创始人占永明分析了法治周末记者的两种模式:海外直邮是指海外订单,直接通过海外直邮,可以节省大量物流和时间成本;保税进口模式由于国内库存,交货速度和便利性将优于海外直邮。
在这两种模式中,许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保税进口”模式充满了期望。由于在保税进口模式下,电子商务企业可以提前集中采购,通过批量海运将货物运输到上海保税区或其他保税区备货。消费者下单后,货物可以直接从保税区仓库报关检查,用户体验将类似于国内电子商务办公室购物。
“由于保税进口模式下的商品库存相对丰富,消费者也可以有效地保证消费者的退货和交换等售后服务,这也有助于改善用户的购物体验。”占永明说。
海关也高度重视“保税进口”模式。3月,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网上购物保税进口模式的通知》,规范了六个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试点城市网上购物保税进口商品的类型和购买金额限制。
然而,占永明认为,保税进口模式对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库存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对公司的供应组织能力和用户消费者需求的判断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他认为,这将对亚马逊和1号商店等巨头有更多的优势。
政策变化的风险仍然存在
广州威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学海一直关注国家出台的跨境电子商务政策。他告诉《法治周末》,尽管“保税进口”模式受到跨境电子商务的青睐,但亚马逊等巨头在业务布局上会非常谨慎,因为许多政策尚未最终实施。
杨学海所说的“政策没有完全落定”主要是指目前,只有海关发布了多份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政策文件,这些文件仅针对6个具有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试点资格的城市。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和最终确定。
“目前,与整个跨境贸易相比,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口量只是一个‘小麻烦’。亚马逊和1号店开始跨境业务后,订单数量可能会迅速增加,销量可能会大幅增加,新问题可能会暴露出来。包括海关在内的政府部门可能会重新审视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杨学海分析。
此外,杨学海指出,目前保税区备货模式的检验检疫政策尚不清楚。201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草案)》,在“加强跨境电子商务进口监督”的声明中,通过国际快递或邮件进入,无订单信息,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将货物储存到特殊监管区域,然后分批销售,检验检疫机构按一般贸易监督。
由于一般贸易商品通过一定的流通环节到达消费者,为了确保市场流通安全,检验检疫部门将严格检验商品,以食品为例,还需要在最小销售包装上显示产品名称、生产单位或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等必要的中文信息。
杨学海表示,如果保税进口备货模式按照一般贸易模式进行检验检疫,让电子商务企业在港口现场执行中文标志等程序,必然会影响商品到达消费者的时间。草案发布后,许多业内人士建议,由于保税进口库存将直接面向消费者,应参照跨境直邮进行检验检疫。
杨学海表示,国家质检总局尚未发布保税进口商品的最终定稿,这意味着检验检疫方式仍存在变数,这将直接影响亚马逊等巨头的最终决策。
杨雪海认为,由于保税区库存涉及的交易量较大,政策变化的风险将使一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特别是亚马逊等国际电子商务巨头更加警惕。他认为,亚马逊的保税进口模式在今年仍难以实施,只能通过海外直邮“问路”。
产业格局将发生变化
亚马逊、1号店进入跨境电商的消息一出,中小跨境电商将面临危机的言论也随之而来。
林海告诉《法治周末》,自8月底亚马逊宣布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以来,亚马逊官方网站上的商品类型和日订单数量显著增加。”这表明亚马逊在跨境直邮领域的业务发展缓慢而坚定。”
林海认为,与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等平台相比,亚马逊在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领域拥有更多的自营业务,拥有庞大的跨境物流体系和强大的国际供应组织能力,其进入将对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并不悲观。占永明认为,亚马逊虽然是国际知名的电商巨头,但其本土化并不到位,在各国界面都是一样的,可能不符合国内用户体验和消费习惯。
《国海创资》副总经理储奕本1.
“更多的人想要这个市场,这个市场可以培育和增长。巨头的进入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没有其他商机,就像亚马逊在中国不如京东一样。对于跨境直邮,除了物流和商品流,最终的转型和营销能力。”储存到法治周末记者。
朱毅告诉《法治周末》,他主要关注跨境电子商务的三个方面:海外供应组织能力强,快递物流转移优势强,国内营销转型能力强。然而,他了解到,许多国内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发现很少有合格的企业,因此他认为中小企业在这些领域仍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政策仍存变动风险 行业格局将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