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产品要在线下销售,首先要得到零售商、代理商以及分销商这些直接客户或间接客户的认可,其次才是得到C端的认可。海外零售商在引进新品牌新产品时,有很长的决策链条,产品的质量、功能、价格、利润都是他们要考虑的因素。”Scott称。
他表示,海外零售商在引进一款产品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款产品会不会出现质量事故,毕竟这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声誉,为了规避质量风险,需要在前期对产品进行大量的实践检验。那么商家也要明确,投入到线下市场的产品,质量一定不能低于欧美同级别的品牌。
在定价上,如果品牌商为了提升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打入线下时牺牲利润无可厚非,一旦胡乱定价,也会乱套。目前BLUETTI的产品在海外线上和线下销售时,定价是一样的,“但是线下需要更高的毛利,未来在两种渠道销售中会把产品线做区分。”于洪这样提及以后的打算。
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在定价上的差距,涉及到销售过程的方方面面,前面于洪和Scott提到了线下销售各方面的成本投入,事实上,还需要攻克销售链条的各个环节。
在Scott看来,线上产品的价格肯定不适用于线下,无论是把货物交给代理商销售,还是直接面向Cabela’s或是REI这样的零售商,势必要给他们留够充足的利润。
他观察到,线下产品实现的差异化,也是一般线上商家攻克线下渠道与零售商合作的捷径。“主要是两种销售渠道中产品功能的差异,如果线下产品不能牺牲利润,可以加入一些线上产品没有的功能,随后再调整定价,以赢得更高的利润。”他提出建议。
毕竟线上产品的价格透明度更高,而在线下销售时,价格对终端用户要有吸引力。Scott总结道:“直接面向C端销售的话,只需要考虑C端,一旦进入线下,要同时兼顾B端和C端。从不同角度不同角色出发,最终都会导致定价不同,同时也可以逆推回来,从定价来定义产品的功能。”
品牌是另一座需要翻越的大山,这里指的是海外本土品牌。
Scott告诉雨果跨境,在海外,如果一个中国品牌进入相对成熟的品类,可能会受到本土品牌的狙击,这样的狙击并不是人为刻意操作的,而是本土品牌的存在感太强。海外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客单价很高的户外用品时,还是倾向于知名品牌,而很多新兴品牌,在知名度这一块就过不了关。
那么国内户外用品商家在走出这一步之前,也要考虑这个产品能不能在当地市场生存,之后再考虑提高自身品牌力的问题。
Scott之前任职一家主卖手电筒的公司,这家公司在国际市场手电筒行业已经积累了很大的品牌声量,与美国户外用品连锁零售商REI也有合作。
“尽管如此,它在头灯这个领域还是没有发力的机会,毕竟美国头灯市场基本上被法国知名品牌Petzl以及美国本土品牌BlackDiamond垄断。前东家无法和REI在头灯品类上达成合作,品牌之外最大的原因是没有创新性的产品投入市场。所以国内品牌和本土品牌去竞争,价格具有优势的同时,在功能卖点上也要吸引眼球。”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