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_非定:国贸专业毕业1年,现任采购,说说工作一年的收获
来外贸路逛逛也差不多三个月了。机缘相结还要感谢毅冰先生。
我去年在南京某大学国贸专业毕业,现在在无锡,却不在外贸行业。当初择业的时候,也像大多数的毕业学生一样,公务员以及银行是首选。但是我在大学的表现并不是很突出,而且资源也不是很丰富,自然在这些行业竞争不过。最关键的是,当时居然没有太大的找工作的动力,听大多数人说毕业生找工作很难,而且第一份工作的工资你能想象得多低,那就有多低。可能是破罐子破摔的那种精神,依赖情绪很严重,总想着家人能帮我解决第一个饭碗,现在想想,真的是不懂得什么叫自食其力,包括现在,很多时候,内心精神还没有强大到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状态。
第一份工作就在这个公司,开始做些类似行政助手的工作,也就是相当于文件管理,扫扫地送送水,工资不高,但是由于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这边的租房以及消费也没那么贵,而且本科生在无锡这边工作还有一定的租房补贴,一个人做着也算过得去的工作。
公司是小微企业。年销售额也就一百来万,员工数一直在十左右徘徊,05年成立,到现在有3、4个工龄大于3的老员工,老板是个刚过三十的年轻人,白手起家,现在拥有自己的厂房,自主专利产品,今年刚成立了传媒公司,线上线下销售全方位展开。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做的是产品代理,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就做机械类非标装备,车间设备之类的。现在这一块相对于以前有削弱,但是占比也不低。在这几年摸索出了能够以此立足市场的创新产品并且得到了技术专利。前景满满。
背景介绍完毕,现在正式讲讲我这个外贸专业的非外贸职业菜鸟一年内的工作收获~
尘埃_非定:首先说说我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吧,我上面说了,我毕业之前是个依赖心理很严重的人,总希望家里人能帮我解决第一份饭碗,没错,这份工作是家人介绍的,这也直接导致了我现在尴尬的处境。
去年2月底来到公司,正好刚过完年,公司里的人还不多,由于还没找到租房,就暂且在公司宿舍住下了。初来乍到,第一个晚上就忍不住给爸爸打电话,当时眼泪大颗大颗的,可是不能哭出来。没有归属感,没有熟人,感觉就是与世隔绝了。
第一天,老板给我培训,讲了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我的办公系统的运用之后,就没什么了,以后就靠自己的摸索,如何运用这些系统,以及熟悉公司以前的业务。开始的时候对我的定位就是在内务,比如说单据,人事,行政之类的。不过还可以,反正是女孩子,这些东西都不算问题。
后来慢慢上手了之后就觉得有点空虚了,定位太广,而且公司内务很少,重复性工作比较多,有的时候静下心来自嘲,养老也不过如此吧。
前两个月里了解了公司以前的业务,主要的客户,主要客户联系人习性。所以对于刚入职场或者刚进一个新公司的同学来讲,开始就要掌握公司定位,公司主要客户,联系人和习性要么去问问老员工,要么就自己摸索。一般老员工比较忙,对于这些主观的问题,最好少涉及。
机械性的工作熟练了之后难免会觉得没有挑战性。虽然我不是个很喜欢挑战的人,但是长期做一份可复制性的工作,难免也会觉得很枯燥。
后来我就主动请求做些采购的工作,也就有了我下面的故事。
yxlcyj:南京XX大学国贸专业去年毕业的路过
尘埃_非定:第一次遭客户批评
去年应该是7月份的时候,我这边传真过来一张单子,是一个老客户的采购单。这个产品以前我们一直有给他们提供,但是这张单子下来并没有电话过来让我们给备货。问老板,老板说:“哦,这个单子他们下错了,改不了了,你先做到系统里,照样打送货单,找他们签字,产品先不给他们送,发票照开,到时候他们会付款的。你现在先打个电话给他们采购,核对一下。”听完老板的话我有点发怵,这样操作可行么?没有产品,送货单找谁签?采购签?后来我打电话给客户采购,开始就来了一句“XX您好!这次您给我们的那个错了的单子送货单应该找谁签呢?”话还没说完,就被客户一顿说教“什么错了的单子?我不明白你说什么,找你们主要负责人!”后来老板给打了电话,摆平了这件事情。后来据老板说是采购那边下错单子害怕上司批评,要我们帮忙给补救一下。因为这件事情是我自工作以来第一次收到客户这么严厉的批评,也算记忆深刻,不过总觉得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尘埃_非定:
同级同专业啊!幸会,处女贴,给点批评和意见~
Steed_LV:公司没有外贸部?
楚玉:1楼继续
尘埃_非定:财务单据处理
公司较小,财务是外包的,每个月我都要把进项销项发票以及一些机打发票收集起来,做好分类记录寄给会计。初次做这个,实在没头绪,当时连什么是进项票什么是销项票都不知道,还有一次把进项销项票给列颠倒了。更别说其他一些机打的发票如何整理了,只能借鉴以前这种工作是如何做的。翻了档案,找了2011年的资料,慢慢也就熟悉了。
开增值税票之前要写申请,因为订单送货单什么的都在我这边,每个月底我要把已经送货签字的产品订单归总,给客户开票,写开票申请。有一次字写得比较潇洒,税务局的员工给我发票明细其中一个字写错了。按照规定是要重开的。但是真实工作中,财务会仔细核对你发票明细上每个字都和合同一样么?不会吧,应该只是看你的发票抬头,金额以及合同号吧,产品也就是稍微瞄一眼。但是本着斩除后期麻烦的原则,重开。
任何一份工作,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那些你认为不会出错的环节只是时间还没到,严谨不是坏事,改正还没有造成的错误比造成错误再补救要来的简单得多吧。对于严谨,我真的恨有话说,吃过不止一次的亏,这个后面再详细得说。
尘埃_非定:
公司现在还是做内贸。今年开始酝酿外贸。国内国外市场一起做。
尘埃_非定:第一次项目采购
拿到毕业证书之后就来公司上班了。当时公司有个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小的项目,前期商务方面已经沟通完毕,就是等到合同签订买材料。产品是机械非标设备,类似车间周转架,放置架等需要切割焊接的设备。对于这些,我真的是零基础。技术那边把材料给核对好,我拿着材料单子开始采购。圆管、方管、矩形管、角铁、不等边角铁。以上这些材料还有不一样的材质。这些仅仅是一部分,还有很多辅助材料,滚轮,油漆,香蕉水以及切割机上面需要的切割片,打磨机上的打磨片,焊接机上的焊丝等等,这些听上去简单的,但是每个产品都有很多规格,你要买对产品,必须要和生产上的员工以及供应商都协商好了才可以。免不了要上上下下跑,还要电话一遍遍的确认。外行的人会崩溃吧,我当时的感觉就接近崩溃边缘。当时和供应商确认的时候,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有的时候一个电话打过去就是为了确认很小的部分,有的供应商的口气听上去就是你好小白。那段时间就算打电话给供应商都有心理阴影,不专业导致手足无措。公司在这些材料上面也有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在单价或者付款方式上面都有优惠,当时我上司让我再找找其他的供应商,如果能借这次大批量的采购挖掘到更好的供应商那也是一举两得。因为老供应商合作久了,市价上涨会和你讲,市价下降了噤口不言,如果没有比较,你根本不知道现在市价几何。相同材料的供应商要备个三四个以便比价。后来确实在这次采购上删除了不良供应商,挖掘到了更好的。
很多事情都有第一次,经验就是积累,一回生两回熟,不专业被人嘲笑的话就使自己变得专业,难道那些只卖一种产品的能比你这个买那么多物资的懂得多吗?另外,平衡也很重要,有牵制才有收敛。做生意就是做生意,谁价格低,谁质量好,谁服务好就和谁合作,不是说你长期给我供货,我就必须买你的,不买你的好像对不起你似的。
LiyuanyuanLydia:我刚工作的时候也挨过批,呵呵。
尘埃_非定:谈谈付款条件
做采购,在挖掘新的供应商的时候,除了就产品的一些问题进行协商之外,还要就付款条件,送货方式,货期等进行商谈。
我先说说我们客户给我们的付款条件吧。老客户,一般都是做非标设备的,付款条件有月结三十天到月结九十五天不等,有的客户因为合作时间比较长,采购那边和老板关系也还不错,付款时间都是不定的,虽说是一个月结一次,有的时候拿到发票就给钱,有的时候两个月才给付款。那些提前付款的客户还是比较少的,作为供应商这个角色,到了结账日期就要和客户联系联系感情了。
作为采购方,确定好产品后,价格货期都商量完毕,开始就付款条件进行协商。常见的也就现金交货,电汇全款后交货,预付部分发货前结清全部,预付部分收到货验收无误结清全部,货到付款,月结之类的。新的供应商,产品总额较小,一般是现金交货。大部分情况还是电汇全款后交货。对于一些有品牌的产品付款条件就倾向于预付。产品量不大,新供应商一般情况下是谈不到月结的,量多或者后期需求稳定,才有可能月结。
不过倒有另外情况。
公司有个项目是要长期做的,但是现在是处于开发试用阶段,只做1批的量。要我谈到月结。这个情况,前期沟通就有难度了。一般供应商听这种话也就是听听而已,很多供应商会说,那就先报1套的量,后期量大再另外报价,月结等到量大再说。也有供应商会把握机会,给优惠价格,但是月结不可能。怎么办呢?有办法:
1.尽量找当地供应商,地理优势比较重要,一个加强了双方的信任感,如果产品出问题马上能找到他,作为供应商,也不用那么担心结款,二个产品采购成本相对要有竞争力点,当然我是指我们公司采购的一般的物资,不是那些特殊的材料产品;
2.给他们谈产品用处,市场以及未来需求量。要有参考性点。实在心里没底,可以问问公司主要负责的,给个大概的产量,自己估摸着多少才能吸引供应商,这不是欺骗,确实是长期的项目需要长期供货的;
3.如果确实碰到比较好的供应商,价格货期产品都有优势,但是在付款方式上面谈不拢,那你就先拖着。一般三四天他们会打电话过来,到时候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一切都差不多,选谁都一样的,如果在付款方式上给点优惠,那就能尽快确定了。这样一两次,供应商也会松松口,毕竟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如果这个谈不妥,那就前功尽弃了,我想供应商也不希望这样吧。
以前谈到月结我会想到占款,但是现在想想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客户要给你月结,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给你做,这样你拿到单子的机会就大了,而且月结是想把你培养成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有长期需求才会问你月结。
但是哦,谈好月结了,到时候就一定要给供应商结掉,信誉还是很重要的。供应商传对账单过来,我都要仔细核对,多了给纠正,少了给补上。是多少就是多少,明账清算。
尘埃_非定:
第一次被批评,总是记忆深刻,也是那时候才顿悟到,原来自己已经工作了。
versionwill:
HI,你做事真的还很仔细的,加油!
尘埃_非定:如何结识外贸路
说到外贸路,前面已经讲了,还要感谢毅冰先生。
公司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决定要做外贸,老板找我谈话,要把我国贸专业给运用起来。说实话,当时心里真没底,虽说是科班出身,但是经验值零,抗击打能力负,英语也不知道被我丢到哪个角落里去了,国贸流程现在还只能想起片段。没办法,恶补国贸专业。
专业书在毕业的时候已经卖掉了,就在亚马逊搜搜看有哪些比较好的外贸书。发现毅冰先生的两本书卖得很火,干货很实用(非广告,毅冰先生又不给我钱。)。买之前我也到外贸路论坛上,他的帖子上去看,下午花了3个小时时间,对他讲述的实用性很佩服。和我在大学书本上学到的完全不一样,但是很符合实际情况。我收获很大的部分是邮件营销以及一些商务方面,给了我很多指点,由此认识外贸路大家庭。
不仅仅是毅冰先生,外贸路上还有很多大家值得我去佩服。他们的工作精神,工作状态,甚至是思想,都对我现在的工作现况有影响。
比如说精神状态,积极乐观的态度自不必说,还有冷静分析。甚至冷静分析要比乐观重要得多。
人,处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良师益友,好好发现,好好利用。前辈总结的经验,都是有用的。他们经历过你没经历的,你没经历的自然要防范,不至于走弯路。
总之,谢谢外贸路。
尘埃_非定:
我以前是个马大哈,不仔细会吃亏,现在学乖了,谨慎点好啊
尘埃_非定:那些关于回扣的故事
做采购,难免会遇到这个话题,回扣。
年初的时候,因为项目原因,公司要采购一批夹钳,品牌不限。但是产品比较冷门,可能我搜索能力还不过关,这个要和外贸路大神再学习学习,总是找不到便宜点的大路货。没办法只好找专业品牌。型号报过去了,隔天报了个价格过来,乖乖,是一般产品三倍啊。看到这个价格我就没底了,这么高的采购成本吃不消吧。利用接下来的几天又找便宜的,还是没找到。
过了2天,那边打电话过来了,问我产品怎么样,价格如何,什么时候采购。我也借此机会给他们那边说,报价太高,再考虑考虑。那边就问我,现在在电话里讲话方便吗?我还觉得奇怪,当然方便。那边又说:“您如果觉得价格高的话,我们这边可以给您申请10%的优惠,这是给您个人的,也算是合作之前的诚意。”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当时我是直接给我上司讲明,这批产品没有大陆货,只有这个品牌有。因为我是经过搜索的,事情本来也就是这个样子,也不怕他去查,如果他能搜到有便宜的同款,那也只能认为我这边没有搜素到位,技不如人也怪不得别人。回扣的事情也挑明了讲了,有1成回扣,就代表还有降价趋势。和上司那边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整批砍价砍掉15%,同意的话再把数量砍掉一半,加上事后能得到10%回扣,最终的价格还可以接受。
回扣的事情就看你老板相不相信你,如果你想要这个回扣,那就做的好一点,不要太明显;不想要,那就直接和供应商讲,只要价格合理,质量有保证就行,其他一切都不是关键。
现在还是有供应商会暗示给回扣,他们提出给回扣就说明这个价格还可以下降不止回扣的点。抓住这个机会,杀价。
liuwin2020:努力吧!
尘埃_非定:
恩恩!努力做到也像你一样的高级会员~
尘埃_非定:
lucky for every FOBer~
不舞P:我不想做业务,我也想做采购
尘埃_非定:同事之间
今早在外贸路上看了一个帖子是吐槽产品经理的,深有感悟,没有自身亲历,但是也有耳闻目睹。我也来说说同事之间的事情吧。
去年这边有个老师傅,做非标装备很长时间了,对于机床、工艺都是很精通。话说我的机床加工基础还是他给传授的,虽然学得对不起师傅,但是好歹可以懂点,不用经历到了关键时候掉链子的尴尬处境。
老师傅是生产主管,有点脾气。楼上有个设计师在做一个客户设备的时候,有个工艺需要稍微停一下待确定。因为以前两个人相处还算可以,虽然不是很熟络,但是没有过红脸。设计师就直接让生产上的员工停下了,也没和主管说。但是主管听到了,麻烦了,主管直接和生产员工说“接着做!”一句话弄得生产员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就这件小事,两人的梁子就结下了。
设计师觉得这是件小事情,大家坐下来谈谈也就没什么了。可是主管不愿意谈。上司了解到这些事情之后,找了主管过来谈话。当然谈话内容我是不知道啦。不过后来没谈通。老师傅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看不惯设计师,连讲一句话都不想讲,甚至都不想看一眼。这师傅、、、脾气也是大大滴。
老师傅这人性格有点梗,认死理,不想变通。但是做出来的活真的是没话说。老板也不想失去这个能手。但是呢,老师傅在这边实在是做的不开心。
老师傅后来频繁和生产上的员工闹矛盾,看不顺眼生产上一些技术还没怎么达标的员工,故意不给活干,干活也故意找茬;但是干活最差的那个却没事。我也在想老师傅是不是专找软柿子捏,后来想想不对的,做事最差的那个工资也不高,没理由找茬;但是技术不达标的那个明显收支不平衡,工资拿的相对比实际能力要高,主要矛盾应该就在这里。
老师傅做了半年,最后还是走了。
因为老师傅在的那段时间,整个生产上是井井有条,他给的方法到现在我们还在用着。有的时候认死理还是有作用的。
同事一场,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要给同事难堪,大家都是为了做同一件事情才聚到一起,也是为了各自生活才聚到一起工作,遇到极品的同事,只能说运气真的不赖。
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得不开心,生活也很难幸福。少一点纠纷,多一点宁静给自己。
尘埃_非定:
其实,做一行很一行。我做业务的挺自由,想多赚点就多努力一点,稳当点就悠闲一点~
文章首发表于:2013-5-2 12:22